舰队编组的核心特点在于舰船定位与战斗序列的严格划分。舰船分为前排、中排和后排三个位置,敌方攻击优先级从前排开始依次向后推进。前排舰船通常需要具备高防御或闪避能力,例如奇美拉级巡洋舰或ST59战列巡洋舰,这类舰船能有效吸收火力保护中后排单位。中排舰船以火力输出为主,如红宝石级巡洋舰或枪骑兵级驱逐舰,承担主要伤害输出职责。后排舰船则多为支援型或载机型单位,例如谷神星级支援舰或航空母舰,提供远程火力或维修保障。舰船站位由蓝图预设无法手动调整,因此编组时必须充分考虑舰船固有定位。
舰船武器系统存在实弹与能量两种伤害类型,能量武器因无视护甲特性更具战略价值。实弹武器受目标护甲值抵消,单发伤害较低的速射炮类武器实战效果较弱。部分舰船搭载特殊子系统如区域防空无人机或维修无人机,这类功能型舰船在特定战场环境中能发挥关键作用。载机系统是舰队构成的重要变量,舰载机攻击不受阵型限制可直接打击敌方中后排,但需要搭配专用防空舰船进行反制。武器战斗序列决定攻击优先级,合理利用序列规则可实现对特定舰船的针对性打击。
舰队移动速度由编组内最慢舰船决定,这直接影响战术机动能力。高速舰队通常以护卫舰和驱逐舰为主体,适合执行包夹、偷袭等机动任务;低速舰队则以战列巡洋舰和航母为核心,更适合正面推进作战。指挥值限制要求玩家在舰船数量与质量之间取得平衡,后期通过基地升级可将指挥值上限提升至400点。增援系统允许在战斗前临时补充高人口舰船,但需注意增援单位可能影响整体机动性。维修舰船在游戏中期后修复效率相对有限,多数情况下不如增加输出舰船更具性价比。
小行星稀疏区等特殊区域会限制舰船类型,仅允许护卫舰和驱逐舰进入。对抗以舰载机为主的敌人时,需增加光锥级防空巡洋舰等区域防空单位;面对高护甲目标时,离子炮类舰船能更有效突破防御。攻城型舰船可组成专门拆家舰队,利用高速特性实施游击战术。舰队命名虽不影响实际属性,但可通过策略性命名迷惑对手,这种心理战术在PVP中具有一定价值。
舰船强化通过技术点分配实现,每艘舰船的技能树独立计算且不可重置。优先强化主力舰船的关键系统,如提升前排单位的护甲值或中排武器的暴击率。蓝图等级上限为50级,超过后仅能通过战斗获取额外技术点。武器调校系统需消耗电子货币购买技术模块,集中资源培养核心舰船的武器系统能显著提升整体战力。舰船经验通过战斗获取,高效刷野是快速提升舰船等级的主要途径。